麦克•鲁斯《学习观察》(1998)

2022年2月18日 2264点热度 4人点赞

麦克•鲁斯《学习观察》(1998)

 

1996年,詹姆斯等著作的《精益思想》提出了精益思想的五项原则,其中第二个原则是创建价值流。创建价值流的结果,最重要的是绘制一幅生产现场的价值流图。遗憾的是,《精益思想》中对于绘制价值流图语焉不详,给我带来很多困惑。可乐罐的价值流图是以工序为节点的价值流图,而我们常见的价值流图是工厂内以工序为节点的价值流图。从图形上看,可乐罐的价值流图只有物质流。而常规的价值流图除了物质流,还有信息流。起初,在没有阅读《学习观察》的时候,就已经在PPT上看过其中的国家大道装配厂的价值流图。对比《精益思想》中可乐罐的价值流图,看起来不大一样,我竟然开始怀疑到底哪个才是正宗的价值流图。当然,现在这些困惑都已经没有了。因此,我可以给大家来介绍什么是价值流图。

因为“价值”在中文里的意思和在英文中不大一致,起初我尝试理解价值流图时也很困难。后来,得知丰田公司没有“价值流”图的概念,只有类似的“物料与情报流”图。这时才恍然大悟,价值流图,其实主要描述的就是物料在工厂各个工序流转过程的图。而其中的信息流,就是控制物料流动的信号。

就目前我所阅读过的书籍而言,最早看到的价值流图,是门田安弘先生著作《新丰田生产方式》中名为“丰田的信息通讯网”的图片。这个图片,描述的是丰田汽车公司本部通过信息系统控制物流的情况。当然,这和《学习观察》描述的价值流图还不大一样。

《学习观察》在“起步”章节阐明了其范围,仅限于一个工厂或公司内,从入口到出口的活动范围。入口进来的是原料,出口出去的是成品或半成品。对于工厂这个“封闭系统”而言,所有进入的物料被加工或组装成新的形态,然后离开工厂。物料从工厂流过,工厂内的人员、机器则帮助物料流动。

绘制价值流图的目的,是为了改善价值流。

首先,要定义价值,也就是确定工厂生产的产品。如果工厂生产的是单一产品,那就很容易。如果是多个产品,则要识别主要产品。根据帕累托原则,抓住主要矛盾。这里,往往会用到一个工具,叫做产品族划分。

接下来,描述生产现状的价值流,也就是把工厂生产当前状况,也就是改善前描绘出来。你的工厂可能是功能式布局,也可能是流程式布局。不过这都不是问题,我们暂时不考虑布局,只需要提取物流信息即可。如果你有一块秒表,你最好也能把工序加工时间、等待时间等信息也加入图中。如果你略懂精益生产知识,那么你一定从现状价值流图上看出很多问题,自然想要改善一番。

最后,我们开始描绘未来改进的方向的蓝图,也就是绘制未来价值流图。未来价值流图,主要目的是帮助工厂从大批量生产方式过度到精益生产方式

如果你的工厂布局是功能式布局,那么恭喜你,只要改为流程式布局就能立竿见影。如果你的工厂已经是流程式布局,那么你就准备对你引以为豪的计划系统开刀吧。精益生产方式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拉动生产,而拉动生产本质上是为生产过程换了一个生产指令系统。

过去,各个工序都要从生产部获取指令。这些指令决定物流部从仓库领取原料送到工位,然后将各个工位生产的半成品运送到半成品仓库。

而现在,各个工序的生产指令来自下游工序。每个工序入口有个原料货架,工序的出口有个半成品货架。当半成品货架的库位满了以后,本工序就不能再生产了。即便是生产了,半成品也没有地方放。当下游从半成品货架上拿走一部分半成品以后,半成品货架上就出现了空位。空位里有个牌子,叫做生产看板。这时候,本工序就可以继续生产了。只有半成品货架出现了空位,生产出的半成品才有地方放置。每个工序都按照这个原理获取生产指令,就形成一条下游拉动上游的生产线。

拉动式生产,大幅简化了计划系统,并非完全不需要计划。过去,需要为每个工序制定一个计划。在拉动生产方式下,只需要对整个生产线上的一个定拍工序下计划即可。

这里要强调一下,拉动式生产线,没有改变流水线的本质。限制容量的半成品货架,通常称之为“超市”(货架)。超市的作用相当于河流上的大坝,通过适当调节,可以保持生产线连续流动而不至于过量生产。

在描绘未来价值流图时,不宜太过激进。工厂布局的改善,可以一点点来。一般情况下,一次优化应当能在3-6个月内完成。一次优化,不必是整个生产线都优化。每次可以优化局部相关的几个工序,同时保持生产线上其他工序仍然运行在大批量生产状态。多实施几次价值流改善,就可以让整个生产线变成拉动式生产。

当然,你也可以制定一个理想价值流图,把改善的终极目标先描绘出来。很多时候,先画好饼,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。

《学习观察》主要介绍了价值流图的绘制方法,具体细节还是请读者自行探究。

 

引用本书:
麦克•鲁斯,约翰•舒克.学习观察[M].赵克强,刘健,译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9.

 

暮山紫

实事求是,精益求精,用智慧提高生产力